出面有D 理財班會叫做債基, 或者用槓桿買的話就叫債基疊增
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或者買過
大家買債劵基金, 可能都係係銀行, 又或者fundsupermart 之類既地方
某程度都係貪佢每月派高息, 而且價格波動無股票咁大
關於債劵基金, 好多時會聽到一個四字成語叫賺息蝕價
無錯, 賺息蝕價就係債劵基金最大既陷阱
本身如果你買一張債券, 每半年收息一次
不論中途債券價格升跌
係債券到期日, 你係可以收返票面值既本金 (正常無違約事件)
但係債劵基金個組合有過百隻債券,
某一隻到期後又會再投資另一隻,
跟本就無一個真正到期日
當你要套現既時候, 基金就只可以按現值NAV 比返你
債券基金失去左債券到期可以攞返本金既好處
仲有, 坊間你可以搵到聲稱派 8% 年息以上既債劵基金
問題一: 過往派息不等於未來派息, 基金隨時可以減派息
問題二: 佢派既 8% 入面, 有幾多係真利息, 又有幾多係本金呢?
如果債劵基金派既利息部份係本金, 咁就更加會出現賺息蝕價既情況
我地黎睇睇個例子:
我係網上search 最高息債券, 出左 D 篇2019年4月文章

第一隻就係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, 派成 9.68%

就拎 D 隻做例子, 點解? 因為我買過
我買既時候係2014年至2018年跟渣兜買, 賺蝕一陣再講
而家回想下當年情況:
我個日早左放工,拿拿臨走去渣打,
係門口大大聲咁講'我要買基金'
有兩三個職員好好禮貌走埋黎serve 我, 又問我飲乜
填完一大堆風險問卷之後, 經理問我想買乜野基金?
你話想一注獨赢, 買隻一買就升既
經理話'咁就難少少, 拿, 我地而家有隻債劵基金好多人買架
比少少資料你睇先'
就係D 隻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
係當時個chart 好靚仔, 基本上45度角向上

經理話'買債劵基金每月收息之餘仲可以升值'
'最緊要係乜呀, 你睇下金融海嘯個時佢只係睇幾個%, 防守力一流'
我比佢打動左, D 隻債劵基金真係360度零死角無缺點
係簽文件前我問左一句, 係唔係可以槓桿咁買債劵基金
經理話'你真係叻仔, 槓桿左回報又大左, 我既佣金又多左'
'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 LTV 係70%'
'你大約可以買到3 倍'
我問: 咁借錢息率係幾多? 認購費用呢?
經理話'息係P-x厘, 即3厘息, 認購費本來係5% 既, 而家優惠做緊1%'
我: 好, 就買 D 隻
故事講完, 睇下結果如何
投資左15萬落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, 做3.3 倍槓桿買50萬貨

賣之前每月收緊 $2421,減返 3% 孖展息, 每年淨收 $18552
但 P 你個 K, 四年間 50萬貨跌到得 40萬, 而家你明乜野叫賺息蝕價
講返點樣你可以避免賺息蝕價
首先你唔好比銀行張fact sheet 呃到
我地睇睇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今時今日既fact sheet

就咁睇都唔算太差, 10年間由2010 $10000 去到今日$15266
魔鬼在細節, 試試叫佢比張NAV 圖你睇, 或者自己上網搵

D 張NAV圖核突咁多既? 由2013年一直向下插

而家明點解我2014年買都要輸
並唔係隻隻債劵基金都係咁, 但我提議你買之前做多少少功課
避免再中賺息蝕價陷阱
同埋而家一般係銀行買到既債券基金都係開放式基金,
即係話不斷有新錢入黎, 個基金規模就越黎越大
個缺點係市好既時候, 會特別多人買入基金
基金多左現金唔可以就咁放係度, 迫住係市好, 價格貴時買入更多債券
相反市差既時候, 多人會贖回基金,
基金唔夠現金的話要被迫低價賣走債券
其實市面有另一款封閉型基金可以選擇,
封閉型基金首次發行後唔會再接受新錢
基金單位之後係市場上自由買賣, 價格由供求決定
相比開放式基金更有優勢

關於封閉型基金, 有機會再慢慢講
總結: 買債券基金前要做足功課, 唔好見到高息就落搭
小心到時賺息蝕價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